有觀眾Call in問到:
「老師您好,請問一直當好對手放水給孩子贏棋,會不會讓他產生假象以為只會贏不會輸,進而在外對弈時進而輸不起呢?」
這真是個好問題!
觀察一下孩子的日常生活,孩子打電動的時候嗎?常常不小心三條命死了game over。但孩子卻一而再在而三的「繼續」打下去,絕對不會「放棄」。電動遊戲好玩的秘訣就在於關卡設計的難易度讓孩子覺得「差一點點,下一次就可以成功了」。對圍棋課啟蒙階段的孩子,也是一樣的道理。除了老師上課很「好玩」,學習的「成就感」也是很重要的一環。
下棋一定有輸有贏,基礎班孩子可能在今天上課的時候,輸了同學三盤棋,此時爸爸媽媽就要適時扮演「好對手」放水的角色,讓孩子享受一下「把爸爸媽媽吃光光」的美好破關成就感。孩子下一次上課時就會願意跟上次的高手同學「再來一盤」,因為「在家跟爸爸媽媽下棋的時候我都很厲害」。
回到觀眾call in的問題,事實上,孩子面對挫折能力往往比大人想像的好上許多,無須太過擔心。輸棋難免心情沮喪,這時候繼續回家跟爸爸媽媽下棋,換取了打敗爸爸媽媽的「美好經驗」,將孩子的勇氣電池充電完成。下次圍棋課孩子保證又願意鼓起勇氣跟同學「接關」再來一盤試試看。
久而久之出現正向循環,常常在家練習下棋讓孩子技巧純熟,真的就可以幫助孩子在棋院的對局贏面居多,面對「輸棋」這件事情也逐漸平常心面對了。在圍棋的這條路上,級數累積越來越強,高手越來越多,段位的孩子坐在棋盤前面,儼然像個成熟的勇士努力不懈。
回到這位媽媽call in的問題:在家當然可以偶爾贏小朋友,但是要記得注意一下孩子的情緒反應。常常很多時候爸爸跟小朋友下棋,一個不注意就把小朋友全部吃光光,小朋友覺得這個魔王太強了,連"接關"的勇氣都沒了,那就不妙了。